電梯文化
2018-09-14
閱讀次數:
欄目:新聞中心
每天乘坐電梯,每天看著電梯里熟悉卻不知名字的同事,只在上、下班時刻擦肩而過的一瞬,也能給人一點印象,這樣每天稍微留心他們的舉動,即可對此人有一些初步的判斷和了解。
其實細節很重要,舉手投足間即可表現出個人的素質。在電梯這個一平方米左右的小空間里,一樣是社會萬花筒的一角,行行色色的人,不同的思維方式,各自有著個人的想法,越是體會,越感覺出其中的奧妙與趣味。
分析乘坐者的行為,大概可以歸納出幾種人:
一、樂于助人型:此一類人熱情、大方,每次進入電梯后總能替他人擋著門或是按著開門鍵,以防電梯門自動關閉,碰到正在通過門的人,等候大家都進來后,才按關門鍵,然后詢問大家都到幾層,依次按亮這些樓層,并一直充當司機的角色,直到自己到達目的地。
二、默不關心型:此一類人持一種默然態度,自己進入電梯,面無表情,不聞不問,從不關心他人,自己找個有利地勢一站,就不知在想什么了。也不關心自己到達的樓層,也許心中有數,大概已發現有同樓層的人,所以他就不用操心,也是一種聰明之舉吧。
三、自私自利型:此一類人電梯一到,急于沖入電梯,隨手會按亮自己所要到達的樓層,然后站在近門口的地方不向里面走,只要有人再進,你要繞過他,才能站到里面,而且嘴里還不停的叨叨:"電梯滿了滿了,上不來了。"尤其他自己比誰的架勢都夸張,由于他的存在,電梯并沒有滿,卻把一些人拒之門外。
四、事務煩忙型:你經??梢钥吹揭恍┤嗽陔娞堇锱匀魺o人的接聽電話,有時不知是話機的原因,還是通信信號太好的原因,甚至于電話里對方的講話都聽得非常清楚,打個電話象在電梯里放廣播,可想電梯里那么靜的擠了一堆的人,還有人在你旁邊不停的講話,感覺怪怪的。
五、個人表現型:此一類多是女性,喜歡在乘坐電梯時對自己的穿著及其它乘客的穿著給予簡短的評價。比如:看到自己認識的人,會突然襲擊的說:"呀!又買新衣服了。""這衣服很好看。""又換新發型了,在哪兒做的頭發。""你家孩子考到哪個學校了?學習如何?"諸如此類的話題,會吸引全電梯的乘客都關注她一下,并且我想每個人心里都會有各自的想法,來分辨是真誠的贊揚還是虛偽的夸獎。
六、幽默風趣型:此一類多是男性,喜歡在電梯上開玩笑,找樂子,以某人為"攻擊"目標,或是以電梯上的突發事件為契機,反應快,思維敏捷。也能給大家帶來一時的開心和快樂。
七、阿諛奉承型:此一類擅長和領導寒暄,在電梯里也不忘表現自己,跟領導套近乎或匯報一下工作,讓人感覺氣氛嚴肅,很不自在。
在上述其中,我最不喜歡的是自私自利型和阿諛奉承型,因為此類人多是"小人"之舉,一個人缺乏大度,一是個人性格所致,另一方面就是修養問題。古人云:"君子之交淡如水。"人的相處總在平淡中表現一種彼此的謙讓與包容,關心與呵護,體現出一個人真正的素質。不象"小人"利字當頭,鼠目寸光,本來就是乘坐一個電梯,也要分出一個高低來,又何必呢?作為我個人,從來不敢言自己沒有私心雜念,但在公共場合,我認為要具備起碼的公德。一直以來都以樂于助人型為榜樣,要求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。所以每當有朋友找我辦事,我總是視情況而定,如果我能力可及,一定答應并用心去辦好;如果能力不及,也會實事求是的去解釋或給朋友更好的建議。在我個人看來,朋友有求于你,也是對你的認可,認為你能給予幫助所以才會開口,試想誰不會遇到困難呢?如果別人的難,是你舉手之勞,那為什么不幫他一把,因為你同樣需要朋友或他人的幫助不是嗎?
以小見大,以他人的行為,不斷校正個人的行為。他人就是一面鏡子,在你發現的同時,也體現出自己的不足,此時也有深深的體會:內在的修養才是一個人魅力永恒的關鍵。
